隨著時節(jié)的更替,夏去秋來。雖說傳說中的“秋老虎”并非子虛烏有,但天氣在早晚的時候總歸是涼風習習,氣候逸人。溫度略有下降,鴿們身上的毛羽也就見風使落。身上的脛毛與體毛倒也過了最厲害的掉毛期,但此時的鴿群在適度的家飛歸來落棚之時齊齊的落出了目前的致命特征---剪刀尾!如同早春的燕子尾巴一樣,尾巴只余下丙側的尾羽,中間留出了一個空檔來! 無獨有偶,這段時間據鴿友們反應,在家飛中撞傷的概率偏高,俺也在前天損失一羽準備交公棚的小鳥。結合鴿友們的反應,探尋就這段時期內這撞傷率偏高的情況,估計撞出有因?偨Y如以下幾點: 一,此段時間是鴿子換羽的結束期,身上的小毛應掉下百分之八九十,新羽剛剛長成,鴿子體力處于一個低潮期,狀態(tài)不佳,且這個時期十有八九的鴿友們正在開始強制家飛。 二,由于溫度降下來了,起了風,剛剛經過夏天的雛鴿們還末適應空中風對氣流的影響,在避讓一些障礙物時難免出現(xiàn)躲閃不及的情況。 三,就是這奪命的“剪刀尾”現(xiàn)象。大家都知道鴿子的尾巴如同艄公手里的船舵一般,是控制鴿子在空中飛行時方向變化的關鍵部位,還有起到一個空中和降落剎車的作用,而此時的鴿子尾巴大多出現(xiàn)了中間出現(xiàn)空檔的現(xiàn)象,由于又都是今年才上天的雛鴿,自然不如老鴿們對這種現(xiàn)象產生時運用自如,沒有了方向和剎車部位的全方位配合,所以在遇到電線及阻礙物時在沒有過多經驗的前提下撞掉的倒也不少。 當然以上皆是個人的推理猜想,眼看秋季上籠的時間一步步的跟了過來,望在線的鴿友們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議與實用方法,如何在這討厭的尾巴“剪刀期”避免不可必要的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