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秦國的穆公雖說并國二十,征略有方,是個會廣納賢才具有遠(yuǎn)見卓識的國君,最后落得躋身春秋五霸之一的美名,其霸業(yè)偉績載入史冊為后人稱頌。
然而,國王也是人,縱是能耐謀略高過常人,在不到百年的光陰中,也不過是個肉體人身,有著和常人一般的情感。穆公在得知心愛之女弄玉和佳婿蕭史,小倆口乘龍跨鳳到天上做了神仙之后,穆公神之惘之,嘆道:若有龍鳳來迎寡人去做神仙,馬上把那江山象扔破鞋子一樣的丟棄!
這是馮夢龍寫在《春秋列國志》里的故事,有成語“乘龍佳婿”和“如棄敝履”的典故。馮夢龍把四十七回‘弄玉吹簫雙跨鳳’的那段寫得裊裊婷婷,霞光四溢,煞是好看。 話說秦穆公聰慧絕世的幼女弄玉初長成,穆公四處張羅著為其尋覓佳婿,卻一直未能尋到如意之人。原來那弄玉自幼無師自通音律,酷愛吹笙,秦穆公便把愛女周歲時抓周獨取的一塊稀世美玉讓巧匠雕琢成笙,弄玉非常喜愛,常在居住的鳳樓吹笙,聲音有如鳳鳴。弄玉立誓:一定要找到一個能和她音同聲和的吹笙之人做夫君。如此的高標(biāo)準(zhǔn)嚴(yán)要求,可把愛女心切的穆公給急壞了。
忽一日,弄玉吹笙似有人應(yīng)和,余音裊裊不絕。接著又做夢,夢里來了個美丈夫曰華山之主,持簫倚欄而吹,引得彩鳳和聲翩翩起舞,音質(zhì)美妙盈耳。美丈夫執(zhí)玉之手告訴她所奏的曲子乃《華山呤》第一弄。弄玉醒后將夢景告知父親,秦穆公馬上又派人前去太華山尋訪。果然在太華山尋到一超塵出俗的異人,名蕭史,使臣便帶蕭史前去覲見國王。
穆公在鳳臺見那蕭史有瀟灑絕俗之韻,心下便有三分歡喜。穆公問蕭史是否會吹笙,蕭史說不會笙只會吹簫。穆公很失望,心想愛女是要尋那懂笙之人,只好讓蕭史回去。這時躲在簾后的弄玉著急了,趕緊讓人對穆公說:笙和簫同屬一類,讓蕭史先奏一曲聽聽。于是蕭史拿出一只很稀罕的赤玉簫吹了起來。馮夢龍寫他吹第一曲清風(fēng)習(xí)習(xí);第二曲彩云四合;第三曲鶴翔雀舞,百鳥合鳴。這驚世絕音聽得眾人暈飄飄,樂壞了穆公,也樂壞了弄玉。弄玉暗誓非他不嫁。接著穆公又問了蕭史一些有關(guān)音律器樂的專業(yè)問題,蕭史知識淵博無不應(yīng)對如流,儀態(tài)風(fēng)度傾倒眾人。于是穆公大喜,當(dāng)下許婚,促成蕭史弄玉一段佳話。
二人婚后琴瑟相和,好不恩愛。弄玉這才知道這蕭史原來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漸漸也跟著沾染了些仙氣。后來有一天晚上,二人臨空月下,在美妙的月光中于鳳樓上吹奏《來鳳》之曲。這時,天上飛來了一對紫鳳赤龍降落在鳳樓,原來是天帝派來接他們的坐騎。蕭史便攜弄玉飛天,臨行前弄玉想去辭別父親,蕭史卻阻攔說:“既然做了神仙,就應(yīng)該擺脫塵世間一切牽掛顧慮,不可再有親屬家眷的留念!庇谑牵捠烦她埮窨瑛P,駕著翔云,往那天上飛去。自此,做了快活無憂的神仙。
二人走后,穆公于太華山尋訪無果,只好立下蕭女祠以示紀(jì)念。曾經(jīng)雄霸一世的國王厭倦了兵革生涯,打下的江山管理得也不再起勁,非常思念愛女弄玉,卻是相見了無期。幾年后,穆公在又一次夢見女兒后染上寒疾,郁郁而終。
故事很美,寫出了人世間割舍不斷的親情,寫出了父愛如山。即便是國王,有著頂天立地的事業(yè),也會和普通人一樣,對兒女有著難以隔舍的愛戀。盼著有鳳來迎的國王,幻想著去做神仙,也是為了,想在天上見他做了神仙的女兒。
——讀書筆記隨感,寫于06年6月18日父親節(jié)。大家看世界杯都累了,在父親節(jié)講個故事給鴿友聽,輕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