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身上不可忽視的“小蟲子”! |
|
2019-1-9 10:26:16 訪問量:
信鴿身上不可忽視的“小蟲子”
羽虱是信鴿體表皮膚和羽毛上常見的一種外寄生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種類很多,在同一鴿子體表常寄生數(shù)種虱,是鴿體表的永久性寄生蟲。具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即各種羽虱都有各自特定的宿主,如雞羽虱不會感染鴿,并有一定的寄生部位。這些虱附在鴿子體表,以鴿的羽毛和皮屑為生,但有時也吸血,引起鴿子奇癢,造成羽毛斷折,嚴重時會啄傷皮膚,對信鴿影響不可忽視。
【流行病學】 虱是永久性寄生蟲,終生都在鴿體上。其發(fā)育過程包括卵、若蟲和成蟲3個階段,為漸變態(tài),整個發(fā)育期均在鴿的體表進行。鴿虱產(chǎn)的卵常集合成塊,通常成簇附著于羽毛上依靠鴿的體溫孵化,經(jīng)5-8天變成幼虱,在2-3周內(nèi)經(jīng)3-5次蛻皮而發(fā)育為成蟲,成蟲又可產(chǎn)卵,常一年多代,且世代重疊。1對虱在幾個月內(nèi)可產(chǎn)120000個后代。 羽虱的傳播主要是通過鴿子之間的直接接觸,或通過鴿舍、飼養(yǎng)用具和墊料等間接傳染。羽虱病流行范圍很廣,許多鴿場都有發(fā)生。在丘陵地區(qū)的較低洼地區(qū)感染程度嚴重,種鴿較賽鴿感染相對嚴重;常洗澡的鴿較少感染。羽虱的繁殖與外界環(huán)境無關,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冬季較嚴重。
【臨床癥狀】 羽虱主要(齒)食羽毛基部的保護鞘、細羽毛、羽毛細枝、皮屑等,同時刺激神經(jīng)末梢,引起鴿奇癢和不安,影響鴿子的采食和休息,造成消瘦、營養(yǎng)不良和種鴿不產(chǎn)蛋等;瘙癢嚴重時鴿子頻繁搔癢,用嘴啄食癢處,啄毛,使羽毛脫落或折斷,嚴重時常啄傷皮膚,引起出血。
【診 斷】 鴿羽虱因肉眼可見,臨床上鴿瘙癢不安,羽毛發(fā)生磨損、斷裂甚至脫落,診斷相對容易。檢查羽毛,發(fā)現(xiàn)羽虱或卵即可確診。對于鴿羽虱準確的種類診斷須置顯微鏡下觀察辨別。
【防治措施】 鴿舍要經(jīng)常清掃,定期檢查鴿群有無虱子,一般每月2次。在鴿虱流行的鴿舍,可選用0.02%胺丙畏、0.2%敵百蟲水溶液、0.03%除蟲菊酯、0.01%溴氰菊酯、0.01%氰戊菊酯和0.06%蠅毒靈等藥液噴灑鴿舍、巣箱、地面及用具等,殺滅其上面的鴿虱。對新引進的種鴿必須檢疫,如發(fā)生有鴿虱寄生,應先隔離治療,愈后才能混群飼養(yǎng)。
對病鴿可采取以下兩種方法治療 1、用上述藥液噴灑于鴿羽毛中,并輕輕揉搓羽毛使藥物分布均勻。 2、將患鴿㓎入上述藥液中幾秒鐘,把羽毛㓎濕,在寒冷季節(jié)藥浴要選擇溫暖的晴天進行,并預先提供充足的飲水,防止引起中毒。各種滅虱藥物對虱卵的殺滅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因此用藥每10-15天后需再治療1次,連用2-3次,以殺死新孵化出來的幼虱。在治療時,必須連同鴿舍墻壁、用具、籠具一起噴霧,以殺死暗藏的虱和卵。
|